(2024年修订)
一、专业概况(专业代码:0854)
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是与计算机、电子通信、集成电路、光电信息等专业领域,以及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嵌入式等新兴方向紧密关联的专业学位。
304am永利集团官网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学位点于2021年获批,目前形成了三个研究方向: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电子与通信技术、光电信息技术。学位点现有研究生导师53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33人,具有博士学位导师51人。培养单位建有省重点实验室、省海智计划工作基地、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及省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教学科研平台;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近10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发表SCI、EI收录100余篇,并在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方面荣获多项奖励。
二、培养目标
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创业精神、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掌握电子信息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电子信息行业领域的相关规范,在电子信息行业具有承担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实施、工程管理等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研究方向
(一)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在湖南“三高四新”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加速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合作、打造研究院和产业中心等方面。该硕士点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研究方向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NLP)、语音识别、强化学习、机器人技术、图像识别、图像处理、模式识别3D重构以及目标检测与追踪图像分割。
(二)电子与通信技术
电子通信技术是电子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一个工程领域。现代通信技术在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国家重视的新兴领域,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电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发展前景。该硕士点电子与通信技术研究方向涵盖:电子元器件与集成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讯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三)光电信息技术
光电信息技术是推动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的关键力量,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促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创建了创新链服务产业链以及打造了科技创新高地。该硕士点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方向涵盖:光学工程、光电信息检测与处理、光电系统与仿真、光通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光电子学。
四、学习年限和培养方式
(一)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习方式,基本学习年限为3年,可实行2至4年的弹性学制。
(二)培养方式:
实行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按照培养计划严格执行,其中公共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主要在培养单位集中学习,案例教学课程、行业专家参与课程、实验设计课程以及职业素养课程可在培养单位或企业开展。原则上学位论文工作应与专业实践有机结合,可同时进行,自选题报告通过后,时间不少于10个月。
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联合培养,校内导师是硕士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
五、学分要求
实行学分制,申请本专业硕士学位要求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至少获35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7学分、专业基础课程7学分、专业必修课程9学分、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公共选修课2学分、专业实践环节 6 学分。
六、课程设置
(一)公共必修课程(7学分)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号 |
学分 |
考核 方式 |
开设 学期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
24G01A21001 |
2 |
考试 |
1 |
自然辩证法 |
24G01A12003 |
1 |
考试 |
2 |
研究生英语 |
24Z05A31002 |
3 |
考试 |
1 |
工程伦理 |
24G10A11001 |
1 |
考试 |
1 |
(二)专业基础课程(7学分)
课程名称 |
课程编号 |
学分 |
考核 方式 |
开设 学期 |
矩阵论 |
24G10F31002 |
3 |
考试 |
1 |
随机过程 |
24G09D32013 |
3 |
考查 |
2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
24Z10F11004 |
1 |
考查 |
1 |
(三)专业必修课程(9学分)
课程名称 |
课程编号 |
学分 |
考核 方式 |
开设 学期 |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 |
现代信号处理技术 |
24Z10G31005 |
3 |
考试 |
1 |
数字图像处理 |
24Z10G32006 |
3 |
考试 |
2 |
计算机视觉 |
24G13D32017 |
3 |
考查 |
2 |
电子与通信技术 |
现代信号处理技术 |
24Z10G31005 |
3 |
考试 |
1 |
数字图像处理 |
24Z10G32006 |
3 |
考试 |
2 |
集成电路设计 |
24Z10G32008 |
3 |
考试 |
2 |
光电信息技术
|
现代光学信息处理技术导论 |
24Z10G31009 |
3 |
考试 |
1 |
激光光谱技术及应用 |
24Z10G32010 |
3 |
考试 |
2 |
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 |
24Z10G32011 |
3 |
考查 |
2 |
(四)专业选修课程(不少于4学分)
方向 |
课程名称 |
课程编码 |
学分 |
考核 方式 |
开课 学期 |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视觉 |
工业机器视觉技术及应用 |
24Z10H22012 |
2 |
考查 |
2 |
图像检测与分析 |
24Z10H22013 |
2 |
考查 |
2 |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
24Z10H22014 |
2 |
考查 |
2 |
Halcon技术 |
24Z10H22015 |
2 |
考查 |
2 |
Python深度学习 |
24Z10H22016 |
2 |
考查 |
2 |
人工智能 |
24Z10H22017 |
2 |
考查 |
2 |
语言信号处理 |
24Z10H22018 |
2 |
考查 |
2 |
电子与通信技术 |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 |
24Z10H22019 |
2 |
考查 |
2 |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 |
24Z10H22020 |
2 |
考查 |
2 |
基于FPGA的数字系统设计 |
24Z10H22021 |
2 |
考查 |
2 |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
24Z10H22022 |
2 |
考查 |
2 |
光通信原理与技术 |
24Z10H22023 |
2 |
考查 |
2 |
现代电机控制技术 |
24Z10H22024 |
2 |
考查 |
2 |
优化理论与应用 |
24Z10H22025 |
2 |
考查 |
2 |
光电信息技术 |
生物医学光子学 |
24Z10H22026 |
2 |
考查 |
2 |
微纳光子学基础 |
24Z10H22027 |
2 |
考查 |
2 |
量子光学 |
24Z10H22028 |
2 |
考查 |
2 |
LED制造技术与应用 |
24Z10H22029 |
2 |
考查 |
2 |
材料测试与表征 |
24Z10H22030 |
2 |
考查 |
2 |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
24Z10H22031 |
2 |
考查 |
2 |
半导体器件物理 |
24Z10H22032 |
2 |
考查 |
2 |
(五)公共选修课程(2学分)
学校将在秋季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所有研究生需跨学院选修2个学分公共选修课程。
(六)补修课程(不记入总学分)
同等学力、跨学科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2门本专业核心课程,不入方案课程设置、不计学分,但需通过考核且成绩合格。
课程名称 |
课程编码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24Z10J01034 |
考查 |
1 |
电子线路 |
24Z10J01035 |
考查 |
1 |
数字信号处理 |
24Z10J02036 |
考查 |
2 |
通信原理 |
24Z10J01037 |
考查 |
1 |
电磁场与电磁波 |
24Z10J02038 |
考查 |
2 |
七、实践教学的实施
(一)专业实践是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校内科研和企业专业实践,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由导师负责考核,学生进行实践总结,经考核合格后按学校及学院要求提交专业实践考核报告及相关的实习材料。实践环节考核合格是硕士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未参加专业实践或专业实践考核不合格的硕士生不能参加学位论文答辩和申请毕业。
课程名称 |
课程编码 |
学分 |
学时 |
考核方式 |
开课学期 |
专业实践 |
24Z10E63039 |
6 |
96 |
考查 |
3 |
(二)学术活动是学术训练的过程,是提高硕士生学术交流能力、拓宽知识面的必要环节,主要包括参加专题讲座、学术报告、研究生论坛等。硕士生至少参加3次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学术活动,并撰写心得体会,不计学分。
八、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一)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形式可为专题研究类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报告、产品设计(作品创作)报告或方案设计报告等。专题研究类论文应运用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对研究专题进行系统科学分析、提出假设并开展实验或仿真研究,建立解决方案;调研报告应运用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对所调研问题进行系统科学分析,采取规范的方法和程序,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呈现调查结果,通过科学研究,得出调研结论,并结合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或建议等;案例分析报告应对案例的全貌信息进行系统搜集、整理、处理并结构化客观展现,体现可读性,且运用电子信息领域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对信息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产品设计(作品创作)报告应运用电子信息领域专门知识、理论和方法对产品(作品)的构思设计、研发或创作过程、成果展示与验证等进行分析和阐述,应反映产品(作品)的构思、设计(创作)、校核计算和验证等的全过程;方案设计报告应对工程设计方案、工程技术方案、项目论证方案、技术研发流程方案、工艺方案等的设计背景、理论与方法依据、设计过程逻辑性、合理性及成果价值等内容进行的分析、阐述和论证。五种形式的学位论文基本要求及评价指标详见《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基本要求》。
(二)选题要求
选题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和较好的推广价值,主题要鲜明具体,避免大而泛。选题范围可以涵盖但不限于: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设计或研究专题;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国外先进技术项目的引进、消化、吸收、应用或再创新;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规划或研究;工程设计与实施;实验方法研究和实验开发;技术标准制定或其他。
硕士生确定选题后应至少查阅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30篇,并撰写研究综述报告。
开题报告内容包括:学位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和依据,与学位论文选题相关的最新成果。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拟采取的实施方案,关键难点及技术,预期研究成果;学位论文详细工作进度安排和主要参考文献等。
(三)中期检查
在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学院将组织检查小组对硕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度等方面进行检查,研究生应展示阶段性课题研究成果。相关事宜按照学院相关办法执行,如有未规定事宜,参照《304am永利集团官网硕士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实施办法》执行。
(四)论文评审与答辩
阐述学位论文评审的主要观测点及基本要求,应充分体现本学科学位授予标准的要求,并便于评价。
学位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须通过预答辩评审、相似性检测、双盲审等评审环节。预答辩评审专家组、双盲审专家、正式答辩委员会均不得少于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双盲审专家中须有至少2名校外同行专家,正式答辩委员会中须有至少1名校外同行专家。
硕士生完成了培养计划中的所有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工作环节并达到要求,通过了学位论文预答辩评审、相似性检测、双盲审等评审环节,方可进行正式答辩。
(五)授予学位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本学科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培养环节,修满规定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毕业考核合格,并满足下列条件的硕士研究生,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可授予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学位。
九、本培养方案自2024级研究生开始实施。